我们常常思考 气候变化 就冰川融化、洪水或 热浪但新的研究揭示了事情的另一面:气温上升与全球负面情绪的增加有关。科学家发现,炎热的天气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且,与富裕国家相比,贫穷国家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研究了来自157个国家的超过XNUMX亿条社交媒体帖子。他们发现 当气温飙升至 95°F (35°C) 以上时,人们的在线帖子就会变得更加负面。 在低收入国家,负面情绪增加了25%,而在富裕国家,这一增幅约为8%。
研究结果提醒我们,气候变化不仅仅关乎地球的物理环境,也关乎人类在日益变暖的全球环境中如何感受、如何应对以及如何相互互动。
研究概览:1.2亿条帖子,157个国家,65种语言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发表在 一个地球,首次从全球视角观察了气温上升如何影响人类情绪。该项目由麻省理工学院可持续城镇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杜克大学和劳瑞德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牵头,分析了 1.2 年社交媒体帖子数量达 2019 亿.
该团队使用了来自65个国家/地区、157种不同语言的Twitter和微博数据。通过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每条帖子都被分配了一个介于0.0(非常负面)和1.0(非常正面)之间的情绪分数。这项名为“ BERT(来自变压器的双向编码器表示),使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出跨文化和语言的微妙情绪基调。
然后将这些帖子与来自全球 2,988 个地点的当地天气数据进行匹配,创建一个将每日气温波动与人类情绪联系起来的庞大数据集。
另请参阅: 从心理健康到微生物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隐性影响
收入差距对情感的影响:贫穷国家受影响程度高出三倍
该研究以世界银行每人年收入13,845美元为界,将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区分开来。这一清晰的划分揭示了经济状况如何加剧气候压力。
在温度高于 95°F (35°C) 的日子里:
- 在中低收入国家,表达的情绪要消极25%。
- 在较富裕的国家,表达的情绪是 负面评价增加 8%.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研究人员认为,较贫穷的国家通常缺乏广泛的空调、降温中心或适应性基础设施。这些地区的人们可能还会在户外工作更长时间,并且缺乏抵御热应激的方法。
| 收入组 | 非常炎热天气(>95°F / 35°C)下的情绪变化 |
|---|---|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13,845美元) | 负面评价增加 25% |
| 高收入(人均 GNI ≥ 13,845 美元) | 负面评价增加 8% |
正如研究员范一春解释的那样: “由于我们的数据覆盖全球,我们发现中低收入国家人民因极端高温而经历的情绪下降比高收入国家人民高出三倍。”
这表明,全球气候政策必须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适应战略。这些社区不仅面临极端高温带来的更高物理风险,还承受着更沉重的情感负担。
另请参阅: 研究发现低排放区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并改善公众健康
社交媒体为何重要?
传统调查无法捕捉如此大规模的情绪变化。但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实时窗口,让我们了解数十亿人的日常感受。
主要作者 王江浩指出: 社交媒体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窗口,让我们能够了解跨文化、跨大洲的人类情感。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以传统调查无法达到的规模衡量气候变化对情感的影响。
通过分析帖子,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全球范围内的情绪健康,并了解气候压力如何影响整个社会。
另请参阅: 研究发现,早期接触空气污染与青少年时期的健康问题有关
2100年情绪健康可能下降2.3%
这项研究并未止步于当前的分析。利用长期气候模型,研究团队预测了到2100年,与高温相关的情绪衰退可能将如何发展。
假设气候持续变暖并出现一定程度的适应, 他们预测,随着气温升高,全球情绪健康将下降 2.3%。 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小,但它反映了全球的平均水平。实际上,许多社区,尤其是低收入地区,可能会面临更为急剧的衰退。
研究员 Nick Obradovich 补充道, 现在很明显,天气会在全球范围内改变情绪。随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帮助个人增强对情绪冲击的抵御能力将成为整个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请参阅: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联
气候变化与人类福祉
这项研究将气候变化与日常情绪健康联系起来。虽然早期研究主要关注身体健康或经济生产力,但这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也面临风险。
麻省理工学院郑思齐教授 总结: “我们的研究表明,气温上升不仅威胁身体健康或经济生产力,还会影响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感受。”
这有力地证明了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或经济挑战,而且是一个人类福祉危机。
气候变化相关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变化
气候因素 | 心理/情绪影响 | 证据/笔记 |
|---|---|---|
热浪与气温上升 | 易怒、攻击性增加、认知能力下降、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 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与暴力事件和精神疾病住院率上升有关。 |
极端天气事件(洪水、野火、飓风) | 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幸存者内疚和长期创伤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灾难幸存者患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率通常高出 2 至 3 倍。 |
空气污染 (PM2.5、臭氧、NO₂) | 疲劳、情绪低落、患痴呆症和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 长期接触污染物会损害大脑健康和神经递质功能。 |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 | 压力、绝望和无助感加剧,尤其是在农民和农村人口中 | 印度和非洲记录到与气候压力有关的“生态焦虑”和农民自杀现象。 |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变化 | 悲伤、难过(“生态悲伤”)、无助感 | 公认的对环境恶化和物种灭绝的心理反应。 |
气候迁移与流离失所 | 创伤、身份危机、焦虑、社会孤立 | 难民研究表明,流离失所的人口面临着复杂的压力。 |
普遍气候意识(生态焦虑) | 长期担心未来、睡眠障碍、烦躁不安、内疚 | 针对年轻人的调查显示,45% 的年轻人表示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
另请参阅: 报告发现,噪音污染危害欧洲数百万人的健康
政策制定者可以做什么
研究结果强调迫切需要:
- 较贫穷国家的适应策略,例如更好的冷却基础设施和城市设计。
- 公共卫生计划旨在帮助社区从情感上和身体上应对热应激。
- 将情绪健康视为气候适应力一部分的政策框架。
作者希望,公开他们的全球数据集将有助于政府、研究人员和社区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
另请参阅: 《柳叶刀》评论警告:全球面临1.5万亿美元塑料危机,将影响从出生到老年阶段的健康
结语
这项研究明确了一个事实:气温升高与负面情绪增加相关,影响着全球各地的人们。虽然每个人都感受到压力,但较贫穷的国家承受的负担最为沉重。
到2100年,仅极端高温就可能导致全球情绪健康下降约2.3%。这警醒我们,气候变化不仅仅关乎风暴或海平面上升;它关乎数十亿人每天的感受和生活。
正如研究人员强调的那样,应对更炎热的未来不仅意味着要建设更强大的基础设施,更意味着要增强情绪韧性。如今的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个人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环境,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健康的未来,就必须两者兼顾。毕竟,气温上升与负面情绪增加息息相关,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挑战。
另请参阅: 研究发现乳制品中存在微塑料污染,引发健康担忧
常见问题
1. 全球气温上升如何影响人类情绪?
研究表明,高温与易怒、攻击性、注意力下降以及抑郁和焦虑风险增加相关。高温会扰乱睡眠,升高压力荷尔蒙,并可能引发情绪波动。
2. 有科学证据表明热浪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吗?
是的。发表在以下期刊上的研究 自然气候变化 和 “柳叶刀” 研究表明,热浪与精神疾病住院人数激增(包括情绪障碍和物质使用危机)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3. 为什么高温会引起烦躁或攻击性?
高温会削弱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脱水、睡眠不佳和荷尔蒙失衡。这种生理压力常常会导致沮丧、易怒或攻击性行为。
另请参阅: 欧盟科学家称,7月是地球历史上第三热的月份,土耳其创下高温纪录
0条评论